近年来,昌邑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扣“一体化”思政育人关键词,聚焦机制创新、贯通引领、融合发展等方面,突出组织堡垒、无缝衔接、协同矩阵,深化党团队一体化思政育人建设,不断凝聚党团队德育最大合力,筑牢青少年成长成才根基。
  一、在机制创新上发力,夯筑党团队思政育人组织堡垒。充分发挥昌邑市作为潍坊市中小学校党建工作创新先行区的独特优势,成立“红润昌城”大中小学思政育人一体化联盟,统筹推进党团队一体化联动思政教育活动。实现中小学少工委和中学(中职)团委100%全覆盖建设,健全完善入队入团入党“递进式”工作机制和党团队思政育人联动机制,扎实推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搭建“实践活动”课堂,创新开展“四进四联”活动,以党建共建为切入点和突破口,组织共青团员和少先队员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基地,推动校社联办、校村联创、校企联动、校地联合,将思政教育融入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劳动教育等活动,为学生搭建全面发展的成长舞台,扎实推进“全域大思政”铸魂育人工作。自活动开展以来,累计组织实践活动超200场次,参与学生达5万余人次。 
  二、在贯通引领上深耕,推进党团队思政育人无缝衔接。以课堂为主渠道,通过学科课程、主题课程、实践课程等,探索“一体化”育人理念,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深入实施红色堡垒、红烛先锋、红心向党“三红工程”,成立“昌邑市中小学党建示范校英雄大队”18个,充分利用昌邑丰富红色文化资源优势,研发东、西、南3条红色研学主题线路,累计开展红色研学活动120余场,参与师生达3万余人次。编写《红润》《培根铸魂》等系列红色教育读物,持续开展“渤海走廊・红色思政”、我的假期“红”起来主题教育实践等活动160余次,通过浸润式、情景式、体验式的新型思政课,增强党团队一体化思政育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在融合发展上突破,构建党团队思政育人协同矩阵。强化校园教育阵地作用,将校园文化与红色思政有机融合,着力打造77处校园“红旗讲堂”,建成“一馆两室三长廊”等系列红色思政教育阵地,用“红阵地”育好“红心少年”。组建“红润昌教”宣讲团开展理论宣讲,构建“四维一体”红色思政课程体系,打造从少先队员、团员到党员的全链条思政育人体系。引导各级团队组织依托本地红色教育资源,相继开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七个一”系列活动、“五个一”红色主题实践、“清明时节祭英烈”红色思政教育等活动,拓展思政课内涵和外延,推进“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厚植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助力“长效化”全环境立德树人。活动开展以来,“红润昌教”宣讲团累计开展宣讲80余场,覆盖师生及群众2万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