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当前日期: 欢迎进入潍坊教育局网站!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信息
坊子区:“四位一体”激活校园体育内生动力
2025-09-28 【浏览字号: 来源:坊子区教体局

  近年来,潍坊市坊子区贯彻落实“健康第一”教育理念,以《全区中小学生体质强健计划》为纲,聚力实施“课堂教学优化”“阳光体育运动”等七大行动,创新构建“课程、活动、赛事、保障”四位一体工作模式,全力打造“跃动坊子·向阳成长”体育品牌,全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优良率大幅提升。今年3月,《“每日两小时综合体育运动”让活力溢满校园》经验做法在《山东教育报》刊发。 

  一、课程为本,深化教学改革,夯实学生终身技能基础。一是强化课程实施管理。各校制定详实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明确项目设置、教学内容、课时分配及评价标准,确保开齐开足体育课程,足球特色学校保证每周一节足球课。二是推进大单元教学。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特点,系统规划技能学习路径:小学3-6年级每学期开设2个运动项目,激发兴趣,打好基础;初中7-8年级每学期专修1项运动,提升技能水平;9年级及以上每学年专修1项,发展运动专长。三是推动特色项目升级。鼓励学校从“一校一品”向“一校多品”拓展,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确保每名学生都能掌握1-2项终身受益的体育技能。一年来,4次承办省、市级教学研讨会,8所学校“阳光大课间”在省市获奖,体育育人模式被《人民网》《中国体育报》等主流媒体报道。 

  二、活动为翼,创新组织形式,保障每日两小时锻炼实效。一是严格制度保障。初中学校坚持15-20分钟早操;所有中小学开展30分钟“1+N”阳光大课间活动,确保中等强度运动不少于15分钟,有效锻炼时间超20分钟;当天无体育课班级,课后组织一小时集体体育活动,并通过“错时错峰”策略优化场地利用。二是创新活动样态。第二实验学校构建“晨启唤醒、课间跃动、专项工坊、午后微燃、延时挑战”五段式活动链;理想小学形成“课程+社团+联赛”三级联动模式,10余个体育社团与全员班级联赛相结合,各校因地制宜,形成了“分时段、分层次、分场景”的特色活动模式。三是深化监测评价。规范校级学生体质测试,落实体育教师、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包干到人、“一生一案”机制。常态化开展区级学生体质抽测,发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优势,确保2026年全区学生质健康优良率达到60%。 

  三、赛事为擎,构建三级体系,营造以赛促练浓郁氛围。一是实现校内赛事全员化。要求每校每学年举办不少于3项全员参与的体育赛事,并至少举办1次体育节或运动会,让每个孩子都有展示的舞台。二是推动区域联赛体系化。建立了“校内-校际-选拔”三级联赛制度,持续举办以足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为主的区级阳光体育联赛和大课间评比活动。迄今举办11届乒、篮、足、田径运动会和5届排球、健美操等赛事。三是促进赛事融合社会化。着力推进“校园足球强区”品牌建设,创新举办“爸爸杯”篮球赛、“妈妈跳”亲子跳绳等家庭互动赛事,累计参与上万人次,构建了家校社协同育人的良好生态。 

  四、保障为基,汇聚多元力量,筑牢体育工作发展支撑。一是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和专业培训,完善考核评价机制,推行“共上一节体育课”模式,优化师资配置。2024年获市、区教学成果奖10项,典型课例《背起书包上学去》获评教育部跨学科案例全国一等奖、全省唯一二是破解场地设施瓶颈。借助社会组织开放专业场馆,共建“乒羽小赛场”“篮球训练营”;鼓励学校充分利用走廊、中厅等空间,开发“绳梯协调”“仰卧起坐挑战”等微运动项目,实现“小场地大利用”。三是集成聚和社会资源。与山东高速篮球俱乐部、潍坊学院体育学院等专业机构合作,探索“1+1”师资模式,由外聘专家与本校教师共同带队训练。用好鲁能足校专业优势,2024年承办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夏令营,今年7月承办潍坊市中小学生体育联赛足球比赛,2所学校入选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全区国家级青少年足球特色学校(幼儿园)增至15所。 

无标题文档

无障碍浏览 Copyright @ 2011 潍坊市教育局 版权所有 网站标识码:3707000060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05029468号  网站地图
地址:山东省潍坊市东风东街6396号17楼东区 电话:(0536)8799335 邮编:261061
鲁公网安备 370794020010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