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昌邑市奎聚街道文山小学秉持“崇文尚武,奠基未来”的教育理念,深耕传统武术教育领域,学校以武术为育人载体,通过“以武育德、以武益智、以武健体、以武展美”的多维培养路径,引导学生深度理解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学子成就精彩人生。
一、优化课程体系,夯实武术传承根基。学校按照“分阶段推进、多学科融合、重本土特色”的建设思路,构建起系统化武术课程体系:低年级开设趣味武术启蒙课,以活力四射的武术操激发学生兴趣;中年级聚焦武术技巧与基础套路教学;高年级则深化武术文化内涵,并增设实战演练课程。学校积极探索跨学科教学模式,将武术与历史、音乐、美术等学科有机结合,设计特色主题活动。同时,深入挖掘昌邑本土武术资源,把长拳、功夫扇等传统武术项目融入“阳光大课间”,并确保每周至少开设1 节武术课,实现武术课程的常态化、规范化开展。
二、强化师资建设,提升专业教学水平。学校采用“内外联动、研训并重”的策略,着力打造高素质武术教学团队。一方面,积极引进专业武术人才,组织体育教师参与专项培训;另一方面,定期邀请武术名家、非遗传承人到校开展指导教学。此外,学校成立武术课题研究小组,围绕武术操改编、套路整合等内容开展常态化研究;大力推进名师工作室建设,聚焦“习武与修德”的深度融合,推动武术教学从单纯的“技能练习”向“文化传承” 全面升级。
三、丰富活动载体,厚植武术文化氛围。学校通过多元活动推动武术文化浸润校园:精心编排包含韵律操、功夫扇、太极操等内容的中华武术操,以“边说边做”的创新形式实现全员参与锻炼。成立“英姿”武术社团与校武术队,依托课后延时服务与专项训练,充分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定期举办武术比赛、文化讲座等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强化武德教育,将习武与爱国情怀、民族自豪感的培养紧密结合,着力磨炼学生“善、勇、智、恒”的优秀意志品质。凭借扎实的武术教育成果,学校先后荣获 2024年全国武术进校园试点学校线上交流展演一等奖、山东省第十四届全民健身运动会传统武术比赛一等奖等多项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