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滨海区第二实验幼儿园以科学育儿为核心导向,积极探索高质量学前教育发展新路径,创新构建“教育内涵指引—环境创设浸润—教师能力培养—家园协同共育”四位一体科学育儿体系,探索建立“托、小、中、大”四级连贯教育模式,推动园所育儿质量实现显著提升。
一是聚焦内涵深化,筑牢幼托一体教育根基。幼儿园始终遵循“养育结合”核心托育理念,结合2-3岁婴幼儿发展规律与3-6岁幼儿成长需求,通过动态调整主题教育目标、开展班本化课程调试等举措,创新采用“游戏化+生活化”融合教学方式。在托班教学中,借助趣味绘本阅读、生活化自理小游戏等活动,帮助幼儿快速适应集体生活,逐步提升穿衣、进餐等自理能力;同时持续优化幼托教育资源配置,增设适合2-3岁幼儿的认知教具、运动器材,为托班幼儿提供更丰富、更适宜的学习与发展空间,全方位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二是立足儿童视角,打造家庭式托育成长环境。针对0-3岁婴幼儿对环境的安全感与适应性需求,幼儿园依据其年龄发展特点,科学划分日常生活区、感官认知区、语言艺术区、拼搭创想区四大功能区域。每个区域配备适配的游戏材料与儿童友好型家具,如在日常生活区设置迷你洗手台、小尺寸餐具,在感官认知区投放不同材质的触摸玩具,切实满足幼儿身心发展需求。在此基础上,巧妙融入“家”的元素,通过悬挂温馨的家庭主题插画、设置模拟客厅、小厨房等家庭场景,在“幼儿园”与“家”之间搭建情感与认知的桥梁,为幼儿营造出安全、温馨、充满童趣的家庭式成长环境,有效缓解幼儿入园焦虑。
三是强化师资建设,锻造专业幼托教育队伍。教师作为幼托一体化服务的核心力量,其专业素养直接决定教育质量。幼儿园围绕“打造专业精湛、业务过硬的幼托教师团队”目标,实施分层培养计划。一方面,积极选派教师参与潍坊市、滨海区两级科学育儿专题培训,让教师及时学习前沿教育理念与托育专业知识,拓宽教育视野,提升理论素养;另一方面,常态化开展园内“幼托一体化”专项培训,通过案例分析、模拟教学、经验分享等形式,帮助教师系统掌握2-6岁儿童发展规律,精准把握托班与小班教育衔接要点,为幼儿全面发展提供专业支撑。
四是创新家园协同,构建多维共育新格局。为打破家园沟通壁垒,形成教育合力,幼儿园创新推行“双线互动”家园协同模式。线上,教师通过班级微信群、育儿APP等平台,定期以视频、照片、文字等形式,向家长实时反馈托班幼儿一日生活情况,同步推送科学育儿知识、亲子互动建议,传递专业育儿理念;线下,分阶段开展离园访谈,深入了解幼儿家庭成长环境与个性化需求;定期举办线下专家讲座,邀请学前教育专家为家长解读2-3岁婴幼儿养育要点。通过线上线下联动,构建起新型、多维的家园共育新模式,为幼托一体化教育落地见效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