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当前日期: 欢迎进入潍坊教育局网站!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四项工作 > 教育督导
潍城区西园小学:落实“双减”要求 实现减负提质
2024-01-12 【浏览字号: 来源:

减轻学生负担,根本之策在于全面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做好应教尽教,强化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西园小学自学期开学以来,缜密谋划、精心组织、扎实有序地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教学工作,落实“双减”要求,实现减负增质,努力推动学校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

一、落实课程计划,致力构建高质量课程体系

开足开齐开好国家课程是实现“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前提和保障,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基础性工作。落实劳动教育,建设西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制订校本劳动教育清单。

学校注重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以开展自主阅读、自主作业为主,保障每个孩子的健康快乐成长。多维度的课程内容尽量满足家长和孩子们的需求和期待,将回归教育规律、发展孩子思维、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落到实处,真正实现“五育并举”。

把加强“五项管理”(手机、睡眠、作业、体质、读物)工作作为“校内减负”的落脚点严禁给家长布置作业和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

开展托管服务提质升级行动。印发《关于开展义务教育学校托管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按照“5+2”模式(即学校每周开展5天,每天开展2小时课后服务)全面实施托管服务。

开展课堂教学质量提升行动。全面落实“学为中心”“因材施教”教育理念,不断深化课程改革、大力推进教学改革、积极推进评价改革,进一步提高学校课堂教学效率。

二、优化作业管理,强力推进高质量作业改革

作业是折射学校教育价值观和教师专业水平的“名片”,是教师“教学”与“评价”相结合的支撑点。上课前,教师提前做题,对典型题目的答案进行批注;课后,对大部分学生容易出错的题进行批注,分析错误原因进行二次讲解以及相关内容的拓展。

学生家庭作业质量和总量是“双减”成败的瓶颈,科学、合理、指向学生素养提升和全面发展的家庭作业是全面提升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西园小学提升家庭作业的个性化和针对性,将作业设计能力提升作为校本教研的重点来抓,举行了两次作业设计研讨比赛。同时,为严控作业总量,确保绝大多数学生能够按时高质量完成作业,实行家庭作业班主任统筹机制、作业审核公开制度,避免作业叠加超出作业管理的规定时间,如果学生超出规定时间未完成作业,要求家长配合采取作业熔断机制。

三、抓实教学常规,努力打造高质量课堂教学

课堂是落实教学计划的主阵地,贯彻“少教多学、精讲多练、先学后教、紧张高效”的课改理念,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校不断优化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常规监管,课前狠抓备课质量提升,坚决杜绝不备课上课的现象发生,同时加大对备课的科研和指导力度,提高备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课中强化学校行政听课查课制度,确保查课全覆盖、无死角,实施随堂推门听课制度,形成领导干部“一岗双责”抓质量的共识;课后强化教学反思和教学指导,持续抓好“老带新”工作,依托“青蓝工程”的辐射引领,全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和效率。

四、加强学情会商,全力践行高质量育人环境

学情“大筛查”,确保心理无障碍。学校在严格管控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的心理感受和情绪波动,以班级为单位建立“学情台账”,内容包含学生基本情况,优点、弱点、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家庭情况等,对筛查出的特殊学生(家庭、体质、特殊心理等),落实干部教师重点包靠、谈心帮扶制度,有针对性地制定个性化育人方案。

每周通过级部例会、班主任会和半日无课教研,落实三个层面的学情会商,及时全面了解薄弱学生的学习动态和心理变化,部门协调,形成合力,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增强精准施策的有效性。班主任与学生成长导师每天研究一次“学情”,确保每位任课教师都熟悉班内每名学生的思想、学习、家庭状况,有针对性地做好帮扶工作。

学科负责人牵头、班主任、任课教师积极参与,全面会商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班级班风建设及相应对策。老师们就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分析其课上、课下表现及作业完成情况,掌握他们的性格特征、心理状态,把握他们的思想脉搏,了解他们的个性需求,及时有效地跟踪教育。通过学情会商,老师们齐抓共管、通力合作,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

  (潍城区西园小学 付光明

无标题文档

无障碍浏览 Copyright @ 2011 潍坊市教育局 版权所有 网站标识码:3707000060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05029468号  网站地图
地址:山东省潍坊市东风东街6396号17楼东区 电话:(0536)8799335 邮编:261061
鲁公网安备 370794020010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