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峡山区教育和体育局聚焦“两年抓内涵、建规范、潍坊一流”发展目标,围绕“11236”发展思路,持续优化教育生态,全力打造“村村通校车、校校有餐厅、人人能午睡、厕厕美容间、全域高质量”的乡村教育振兴峡山模式,全力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1.党建领航掌舵,铸牢政治忠诚。探索思政育人大中小学一体化、党团队一体化、家校社网一体化“三个一体化”建设,从学段、学科和学时3个维度,构建起以组织建设、文化塑造、思政课程和第二课堂为主要内容的一体化思政育人“螺旋”模型。创优思政课建设品牌,组建峡山区大中小学思政名师工作室,配备工作室主持人8人,领衔教师18人,党建指导员8名,充分发挥思政工作室联建共建共享活力和“点亮一盏、照亮一片”作用。
2.布局优化升级,推进提质增效。以“科学评估、应留必留、撤并弱校、相对集中”为路径,先后撤并幼儿园8所,新建岞山中心幼儿园,改善乡村幼儿园的办园条件,省优质幼儿园占比达77.53%,居全市前列。对丈岭小学等9所学校进行提质改造,改善乡村学校基础设施,扶持农村薄弱学校建设,全区已经形成了2所高中,4所九年一贯制学校、7所小学、20所幼儿园的合理布局,城乡一体,均衡发展。
3.项目持续推进,激发发展动能。指导学校制定三年发展规划,实现“一校一品牌”,以品牌项目建设为抓手,强势推动学校内涵实现质变超越。今年,区教体局各科室、各中小学幼儿园共申报立项35个品牌研究项目,按照“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责任限时化”工作思路,逐一拉出清单、建立台账,形成全年工作清晰的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书,实行“目标、标准、达标”三标管理,保障项目运行实现闭环,以项目管理推动学校尊重规律,依靠科学,提质增效,高速高质量发展。
4.依托区域特色,打造峡山品牌。依据峡山靠山环湖的本土特色,因地制宜,设计打造包括“大国重器”航天展、生态雨林科普馆、潍水左岸、郑玄书院等地的“环峡山湖”研学基地群,做强“环峡山湖”研学品牌;立足学校资源优势,打造文化品牌。因校制宜,一校一品,挖掘并开发“三馆两园一书屋”“潍水文化”“朱熹文化”“丝路文化”“郑玄文化”“幸福列车文化”等校园文化品牌,以地方文化引领学校空间打造,精心设计校园设施的形状、颜色、质感,整体布局,育人为先。
(潍坊峡山凤凰学校 赵春梅)
|